• 果博·(中国区)官方网站

    这里写上图片的说明文字(前台显示)

    代码:300534
    当前股价
    1920_250px;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新闻动态

    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媒体新闻 公示公告

    提质增效,中医药发展驶入快车道

    来源:南报网 作者:人民日报海外版 时间:2022-8-9 阅读:

    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席大大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医药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

    这十年,中国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中医药特色优势进一步彰显,在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服务群众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医药顶层设计日臻完善

    颁布中医药法,在法律层面表达国家意志,保障中医药发展;印发《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对中医药工作作出全方位、战略性、系统性安排;实施《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明确中医药发展的重点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中医药顶层设计日臻完善,政策举措更加健全。

    “在完善政策体系方面,国家的重视支持力度前所未有,出台文件的规格之高、数量之多、领域之广也前所未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司长余海洋表示,总体来看,中医药政策供给更加全面、有力,既有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高度的战略安排,又有法律层面的规范要求,更有可操作、可落地的细化举措,形成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较为成熟的政策体系,有力促进了新时代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显著提升,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走出去”的步伐更加坚实。

    “例如,中医诊所由审批改为备案管理,解决了举办中医诊所审批困难的问题;中医医师资格由单一的医师资格考试创新为同时可以通过考核获得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试和考核并轨,解决了一些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行医资质的问题。”余海洋说,中医药法实施5年来,极大促进了中医药发展,也对中医药未来具有积极深远的影响。目前,中医药发展已全方位步入法治化轨道,长期制约中医药发展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中医药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10年来,中医药全面参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融入健康中国行动,中医药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便利性得到明显增强。

    “我国初步建成了覆盖城乡,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副司长赵文华介绍,截至2020年底,99%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98%的乡镇卫生院、90.6%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74.5%的村卫生室都具备提供中医药服务的能力。截至2020年底,每1000常住人口的中医院床位数达到0.81张,全国中医总诊疗人次达到10.58亿人次。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群众看中医更加方便。

    在“强基层”的同时,中国积极推进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建设,推动中医优质医疗资源提质扩容。赵文华介绍,6所中医类医院纳入“辅导类”的国家医学中心创建范围;20所中医院被纳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输出医院范围;8个中医项目被确定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

    开展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建设,巩固扩大特色优势;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升级版和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不断拓展中医药服务功能;中西医协同机制更加健全……10年来,中国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方便看中医、放心吃中药、看上好中医”的健康需求,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获得感、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基层中医药服务网越织越密

    “近年来,受益于国家基层中医药政策支持,我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基础条件明显改善、服务能力有了很大提升。”北京市丰台区蒲黄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刘宏介绍,“我们可以为辖区内居民提供中医内、外、妇、儿、针灸、骨伤、推拿、中医心理、居家上门等多个领域的疾病诊治和健康管理,使辖区居民不同层次的健康需求在家门口就可以得到解决。”

    这样的改变与中国持续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的建设密不可分。2012—2022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支持了3.67万个中医馆建设,有力提升了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综合服务区(中医馆)综合服务能力。目前,全国有85.38%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0.14%的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馆,到2022年底,基本实现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全覆盖。

    与此同时,中国多措并举强化县级中医院的龙头作用,加强县级非中医类医疗机构中医科室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在基层办中医:支持约850家县级中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开展500家县级中医院全面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建设和原全部贫困县中医院能力提升建设;提升县级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机构中医药服务设施配置,加强中医临床科室、中药房建设;支持名老中医举办诊所,保证社会办非营利性中医医疗机构和政府办中医医疗机构在准入、执业等方面享有同等权利……赵文华介绍,截至2020年底,已设置县级中医院的县域1615个,占全国县级区域的86.32%;有87.43%的县级综合医院和63.97%的县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设有中医科,82.53%的县级综合医院和52.82%的县级妇幼健康机构设有中药房;全国门诊部达到3544个,诊所达到6.3万个。

    “10年来,我国不断夯实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赵文华介绍,目前,以县级中医医院为龙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为主体,县级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等非中医类医疗机构中医药科室为骨干,社会办中医院、中医门诊部、诊所为补充的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逐步完善。

    防病治病独特优势充分体现

    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中具有独特优势。“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治未病”理念,是中医药应对重大疫情的有力武器。

    “中医药学是融预防、治疗、康复为一体的整体医学。遇到重大疫病事件时,能从中医学中寻找解决办法。”国家中医药局党组书记余艳红说,近年来,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频发,中医药在治疗SARS、甲型H1N1等疾病方面均取得明显成效,为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积累了丰富经验。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医药全面、深度参与中国疫情防控救治,应用中医药及中西药结合防控救治效果显著。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张伯礼介绍,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药实现早期干预、全程使用、全面覆盖,形成“有团队、有机制、有措施、有成效”的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的医疗模式。中医药在“防、治、康”各个阶段一体化参加抗疫并取得成绩,“场场不落”。今年以来,多地发生聚集性疫情,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在本人自愿情况下,大部分都接受了中医药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疗效。

    与此同时,中国及时、主动向世界分享中医药防疫经验、诊疗方案和药品,积极为全球抗疫贡献中医药力量。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中国已向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享中医药诊疗方案,向10多个有需求的国家和地区提供中医药产品,选派中医专家赴29个国家和地区帮助指导抗疫。

    今年,世界卫生组织对中医药抗击疫情的效果组织专家评估会,提出中医药可缩短病毒清除时间、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尽早使用中医药可改善轻型和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预后。张伯礼表示,这是一个比较中肯的结论。

    “疫情对中医药来说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发展契机,我们要乘势而上,推动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在张伯礼看来,“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不仅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亮点,也为今后提供了好的模式。此外,专家们总结新冠肺炎病例的特点,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快速筛选包括“三药三方”在内的一批方药,供给临床使用,使中医药对疫病理论的认识有所提升。

    上篇:

    下篇:

    扫一扫关注我们

    • 105_105px;
    • 105_105px;

    Copyrights © 201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果博 陇ICP备18001904号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icon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54号 证书编号:(甘)-非经营性-2024-0018

    温馨提醒
    icon
    尊敬的用户,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建议您使用高版本浏览器来对网站进行查看。
    一键下载放心安装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