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作者: 时间:2023-5-1 阅读:
01 锚定高质量发展总目标,助力我国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国资国企主动适应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的形势要求,把发展方式转到提升发展质量上,高质量发展迈出重大步伐。
一是经营业绩考核指挥棒作用充分发挥,强化高质量发展导向。建立起“两利四率”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推动中央企业坚决摒弃规模和速度情结,坚定走高质量发展道路。截至2021年底,全国国资系统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达到259.3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约2.6倍。二是持续深入推进提质增效,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全方位对标世界一流企业,打造精干高效的组织和运行体系,企业生产经营效率、产品服务质量不断提高,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的有效供给能力增强。三是风险防控放到更加突出位置,筑牢高质量发展底线。从严从实抓好债务、投资、金融业务等重点风险防范化解,大力推动中央企业降杠杆减负债。加快构建海外利益保护和风险预警防范体系,维护境外资产和员工人身安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下一步,国资国企要深刻把握高质量发展和新发展理念的内在统一性,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落实国家区域发展重大战略上作表率,积极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全力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坚持发展成果全民共享,持续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重要物质基础。
02
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发展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供重要支撑
国资国企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头号任务”,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着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在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充分发挥国家队作用。
一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年度考核加分、研发费用视同利润加回、资本金注入、工资总额单列等一揽子支持政策,研发经费10年年均增速超过10%。二是完成国家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积极参与国家实验室组建和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在关键材料、核心元器件、基础软件等领域突破一批短板技术,在航天、深海、能源、交通、国防军工等领域涌现一批重大成果。三是持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已遴选出首批29家策源地企业,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下一步,国资国企要推动创新要素和人才资源深度融合、互为支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主动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全力提升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打造策源地科技领军企业,引导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融通创新,助力培育协同、高效、开放的创新生态,加快培育国企创新人才竞争优势。
03
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更好发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主力军作用
国资国企积极投身振兴实体经济,国有资本整体运行质量和效率有效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一是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通过资本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推动国有经济向特定功能领域、重要行业优化布局。二是稳步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10年来,先后有26组47家企业实施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新组建、接收企业9家,打造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行业领军企业。三是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主责主业管理,集中抓好“两非两资”剥离处置工作。全面完成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累计减少法人占总户数38.3%。四是优化区域布局和对外开放格局。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高质量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工作部署中,提出要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下一步,国资国企要坚持更好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调整存量结构、优化增量投向。坚持助推实体经济发展壮大,深入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加大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力度,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有力增强国有经济服务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能力水平。
04
发挥国资国企牵引带动作用,切实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国资国企加快打造现代产业链链长,锻长板补短板,提升供应链保障能力和产业体系抗冲击能力,促进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
一是当好现代产业链链长。带头落实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和龙头企业保链稳链工程,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把产业链关键环节留在国内。二是带头复工复产、稳价保供。中央企业采取资金支持、提前采购招标、扩大合同订单等措施,带动上下游企业有序复工,稳定产业链、畅通供应链。三是积极助力企业纾困减费降租。坚决落实国家降电价等助企纾困降费政策,扎实做好能源资源安全稳定保供,帮助中小企业纾困解难,2020年降低全社会运行成本1965亿元。
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了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重要部署。
下一步,国资国企要发挥引领作用,以新技术新业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链,提高现代产业链链长的产业生态主导力和产业链节点控制力。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保障能源和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助推物流高效畅通运行;增强双链风险防范意识和监测预警水平,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
05
推动国资国企改革不断深化深入,促进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国资国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贯彻落实国企改革“1+N”政策文件,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硕果累累。
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国有资本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市场化经营机制更加灵活高效,国资监管体制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市场主体地位不断强化。改革专项工程示范带动成效显著。深入推进综合改革试验,深化世界一流企业创建示范工程。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建立完善学习贯彻席大大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第一议题制度。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下一步,国资国企要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打造适应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代新型国有企业。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弘扬和激发企业家精神,持续提升国有企业创造力。加快世界一流企业建设,加强质量提升、品牌建设、创新引领、管理卓越、开放合作。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切实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06
坚持用底线思维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充分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
国资国企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处于支配地位,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的关键环节,在关键领域发挥着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
一是坚决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底线。加大对能源资源粮食供应、骨干网络、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入,全力做好煤电油气等基础能源供给,电信、航空等基础网络运营。二是全力夯实实体经济根基。中央企业涉及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领域营业收入占总体比重超过70%,在提升实体经济发展水平、防止经济脱实向虚上主力军作用凸显。三是积极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迅速建成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大力支援武汉、香港、吉林、上海等地抗疫斗争。石油石化、电网电力、通信、航空运输等行业国有企业全力保供稳价。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下一步,国资国企要高效统筹发展和安全,助力打造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新安全格局。守住经济增速底线,积极应对重大斗争,增强粮食安全和战略性资源的保障能力,维护重要基础设施安全,提升应对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冲击能力水平。注重安全生产风险整治,推进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加强国企海外风险预警防控。
07
提升基础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把发展改革成果同保障和改善民生紧密结合
国资国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坚持发展成果更好惠及人民,为增进民生福祉提供了重要支撑。
一是积极助力脱贫攻坚任务。国资委推动组建的央企扶贫基金累计滚动投资340亿元,投资项目132个,带动55万名贫困地区群众就业,定点帮扶的248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全部脱贫摘帽。二是主动作为促进共同富裕。“十三五”时期,全国国资系统监管企业累计实现增加值59.5万亿元,约占同期全国GDP的1/8。2013年以来中央企业累计上交税费18.2万亿元,约占全国税收收入的1/8,上交国有资本收益1.3万亿元。三是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截至2020年末,符合条件的中央企业和中央金融机构划转工作全面完成,共划转93家中央企业和中央金融机构国有资本总额1.68万亿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下一步,国资国企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共同富裕提供坚实基础。在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上持续发力,支持“四部三区”发展取得新突破;有力支撑乡村振兴,助推农业产业全链条升级,积极参与农村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发挥基础性公益性保障性功能,促进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国企高质量发展创造带动高质量就业,做好重点群体就业支持工作。
08
坚持专业化、体系化、法治化监管,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苦练内功
国资系统依法全面履行职责使命,把加强党的领导与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结合起来,以新的“三统一、三结合”国资监管职能体系和“三化监管”优势为鲜明特征的国有资产监管模式实现系统性重塑。
一是坚持“三统一、三结合”。把全面履行国有企业出资人职责、国有资产监管职责、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职责三者统一起来,推动管资本与管党建相结合、履行出资人职责与履行国资监管职责相结合、党内监督与出资人监督相结合。二是充分发挥“三化监管”优势。加强专业化、体系化、法治化监管,持续提升国资监管效能。三是构建国资监管大格局。建成全国国资国企在线监管系统,推动地方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当前省级国资委集中统一监管比例已达到99%。四是加强监督协同配合。完善综合监管机制,建立有效的监督协同联动和监督会商机制,加快形成职责明确、流程清晰、规范有序的责任追究工作机制。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
下一步,国资监管系统要坚持打造专业高效的国有资产监管与出资人监管体系。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落实依法行政的要求,实行权责清单制度,进一步区分国家所有权职能和社会公共管理权力,厘清政府和要素关系,以政资分开来促进政企分开,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继续坚持“三统一、三结合”的国资监管职能体系,发挥专业化、体系化、法治化监管优势,全面落实监管责任,提升监管的精确性和有效性,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夯实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根基。
上篇:
下篇:
Copyrights © 201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果博 陇ICP备18001904号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54号 证书编号:(甘)-非经营性-2024-0018